GL inet mt3000路由器使用记录(1)
IPv6支持
在开启tailscale前,最好先开启路由器的IPv6支持(当然,前提是本地具有IPv6的互联网连接)。
考虑到中国电信提供了/64的IPv6-PD,所以直接选择IPv6 Passthrough,这样,LAN端的设备也能够直接获得独立的IPv6地址。如果只有一个/128的IPv6地址,才需要nat6。
复习一下《计算机网络》的知识,如果使用nat6,路由器每次在得到报文时,需要将源地址进行替换,由于IPv6地址较长,替换的代价比IPv4 NAT高,软路由很难发挥出很好数据转发的性能。如果LAN端设备各自分别有自己的IPv6地址,那么路由器直接转发即可。
安装和配置tailscale
mt3000自带的tailscale没有可视化配置exit-node
的选项,实际上web admin界面的配置是通过/usr/bin/gl_tailscale
来传递的,所以,为了为其增加exit-node
的选项,只需编辑该文件,为tailscale启动时增加--advertise-exit-node
即可。
在tailscale的admin console上将路由器暴露的子网approve,再允许其作为exit node。
将子网approve后,处于该tailscale异地内网中的设备也可以直接访问这些子网中的其他主机(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着提供了一种机制来超过tailscale对于免费版用户100个主机数量的限制...当然,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肯定不到100个主机)。将路由器作为exit node后,在该异地内网中的设备可以选择其作为出口节点,所有流量会首先传送至路由器,然后通过路由器转发。对于希望IP属地始终在某个地方的人来说,这还是挺有用的。另外,如果两边都有IPv6地址,可以直连的情况下,速度还是很快的。
测网速
上下行带宽不对等...一个月100人民币出头,也就不要啥自行车了...